□晨報記者 李星言 實習生 吳婕妤
  昨天,楊浦區17所小學“生物與環境科技教育社團”的150多名師生來到新江灣濕地,進行了一次“野外科考”。
  “地毯式”搜索各種生物
  現在,城市裡青少年接觸大自然的時間越來越少,導致一系列行為和心理上的問題,這也被稱作“自然缺失症”。新江灣城的生態原貌經過多年保護和發展,城區東側2.5公里長帶狀綠地生態長廊,更兼有動植物保護、水土涵養、生態環保教育用途。
  昨天一早,師生們就來到新江灣城濕地區域的生態長廊,分組進行生物多樣性考察。在上海市科學研究院、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協會、上海市動物學會、植物學會、昆蟲學會、野鳥學會的專家帶領下,學生進行“地毯式”搜索,盡可能辨識出各種生物種類,並記錄發現的物種與數量,昆蟲、鳥兒、花草、小魚……這些都是他們的觀察對象,學生用水網捕撈浮游生物進行觀測,製作葉脈書簽、蠟葉標本,書寫自然筆記。
  活動每年至少舉辦一次
  昨天活動現場,平涼路第四小學殷炯民老師耐心地為學生講解,在他看來,小學階段應充分培養各種興趣愛好,但上海小學生身處都市,對大自然的興趣很容易因難以實地接觸而消減,且大多數家長平時忙於工作,孩子放學後總是回家悶著,雙休日也未必有踏青遠足的機會,且不少家長對生物也缺乏足夠瞭解,難以指導孩子,這不僅限制了孩子的視野,也讓他們失去了親近自然的機會。而此次活動既有實地野外考察,又有系統講解和學習,在培養興趣的同時也提升了學習能力。
  昨日,楊浦區青少年生物多樣性探究體驗基地在復旦科技園小學揭牌,將為該區乃至全市小小生物愛好者提供更多接觸大自然、提升科研能力的機會。
  復旦科技園小學校長兼基地主任薛為群表示:“我們確保每年至少舉辦一次這樣的活動,爭取每年兩次。學生可以在此開展生物標本的採集、觀察、製作、保存等活動,形成生物多樣性調查活動的大本營。”
  上海市植物協會理事長周秀佳也是此次活動的指導專家,在他看來,基地的意義不僅在於提高學生接觸自然的積極性與進行科研的興趣,更是素質教育的有效推動。  (原標題:150多名小學師生去濕地“野外科考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skwig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